M7:版本最大受益者!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-
1. 缇峰管的加伤:这一点无疑提升了M7的输出能力。
-
2. 后坐力:
后坐力换操控和据枪其实是受益极大的,因为后座相比据枪和操控来说很容易补,所以表面是属性平替,实际上就是加强。
-
3. 45发弹夹的增强
很多玩家并未意识到,45发弹夹实际上是对M7的一个更大幅度的加强。
之前,M7的45发弹夹登场率非常低,但现在几乎成为了标准配置。45发弹夹带来了极大的战斗潜力:
· 近距离作战:45发的M7在近距离能够实现一打三的局面。
· 中远距离作战:M7在中远距离能够进行一打二,这使得M7的战斗上限大大提高。
这种上限只有之前的50发14有,但现在50发14亡了,45发m7就是最佳选择。
-
4. 当前高压环境中的M7出场率
在当前的高压环境下,M7的出场率已经明显高于14,尤其是在护航模式中,M7的比例仅次于巨浪/SR+AW的组合。
所以可以这么说,除非你的aw子弹像护航一样无限供应,缇峰m7是目前的版本之子
-
5. 玻璃炮与M7的契合
M7的出场率高,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非常适合玻璃炮。现在的玻璃炮基本全都是用M7:
· 全距离作战:全距离能打,中距离特别能打特别适合玻璃炮这种劝架打侧身的思路。
· 适应玻璃炮的打法:玻璃炮打法本身不太需要近距离特化武器,因为敌人没有甲,特化武器的TTK优势,很容易被甲的劣势平替另一方面是不具备对烂仔的压制力。
-
6. 低价M7的实用管提升
除了缇峰管之外,实用管对低价M7也是一个极大的加强。实用管几乎相当于上版本的缇峰管,且其价格较为亲民,只需2w。
30-40w的实用管改装m7,是同价位最强全距离武器。
-
7. 远距离控枪
尽管很多人认为M7在控制上有些“抖”,但实际上,当M7的价格达到30w及以上时,在50m及以上的距离作战时,控枪的难度已经非常低。
与腾龙、14、巨浪、PKM等武器相比,这些主流武器在远距离的控制难度更大,因此没有人会使用这些武器进行远程打击。
远距离控枪难度,远距离控枪难度比m7低,且能出场的全自动武器基本只有437和AUG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呆呆鱼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plew.com/p/1715.html